2013-10-29
房地產市場的幕後推手們

 

北京市早前再度提出房地產調控政策,推出了「京七條」試圖再為瘋狂的房地產市場降溫,政策主張加大供應,改變以往限購、限價的手段,以目標合共推出 7萬套低於市價 3成的自住型商品住房,以抑壓房地產市場的炒賣氣氛。不論以往的國十條、國八條,中國一直嘗試不同的調控政策,直到現在中國的房價也沒有下跌,北京、上海、廣州及深圳等一線城市,房價與上年度相比漲幅超過兩成。甚至有國內傳媒發現河北石家庄市的部分樓房,在十年間經歷 43次的調控,最後房價還是漲了過十倍,可以說越是調控,價錢越漲。

現在中國GDP增長仍然保持7%以上水平,當然房地產的功勞可謂居功至偉。地方政府一方面依靠著房地產支撐整個地方經濟,以消化一大堆的水泥、鋼材等等的地方產能。另一方面,又不希望房價上漲過急,只好不斷推出調控措施。

瘋狂背後的得益者

房地產的瘋狂其實可歸究於銀行的瘋狂借貸,中國的貨幣供應量 (M2) 以每年雙位數字的高速增長。這10年間貨幣供應量由當時的20萬億左右增長近5倍至107萬億人民幣,金融系統大量地釋放信貸,巨額的資本流進房地產市場,大大小小的企業也期望從中分一杯匙,紛紛沾手房地產生意,瘋狂地投資及開發建設。地方政府亦樂見於房地產的急速發展,這不但帶動了地方的各類投資開發,而且帶來了強大的收入來源 (賣地收益、開發商及買賣方的稅金收入)。結果,官民齊心協力,帶來了中國的經濟奇蹟之餘,同時也製造了巨大的房地產泡沫。

銀行 政府 進退兩難

支撐著房地產的是過份膨脹的金融體系,然而,早前發生的錢荒事件,也顯示到銀行體系的不穩定。這是一次人為做成的一個警號,也是一次市場預演。整個金融體系失去了原有的秩序,央行面對兩難的局面,他們知道若果將貨幣供應量減少,部份的貸款項目將會無法支撐,令銀行間的壞帳率急升,動搖整個金融體系。若央行保持現狀,換來的,是將房地產泡沫不斷延伸,醞釀更大的危機。所以,當市場資金抽緊時,央行也不為所動,試圖測試市場的底線,從而造成了錢荒事件。

銀行之間它們也知道問題的嚴重性,也知道當那些債台高築的地方政府、國有企業失去了銀行的支持,問題之大也會波及銀行本身,因此它們也只好繼續借貸到這些地方政府及企業。即使民間企業集資有多困難,借貸利率抽高至二十多厘,銀行也沒有意欲去賺(沒必要冒險),也沒有能力去賺 (不能再將風險擴大)。這導致市場不斷傾斜,令市場風險進一步推升。

騰祺基金管理投資策略師 蔡港生


筆者為證監會持牌人,可提供投資意見和資產管理服務。本文只屬個人意見。其資料及內容僅供參考,並不構成亦不組成認購或出售任何證券或基金之任何要約或要約招徠。作者採取合理的方式以確保本報告所載資料於所示日期之可靠性, 然而不會就資料之準確性、完整性及可靠性負責。本文件所載述的說明、估算及其他資料可予更改或撤回,恕不另行通知。騰祺理財服務及騰祺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管理的基金組合,有可能持有文中提及的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