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1-12
後QE年代

 

6月份,聯儲局伯南克一句退市預期,觸發了資金逃亡,新興市場股市、債市雙雙被大幅拋售,錄得大額資本流出,資金從新興市場返回西方成熟市場。隨著期後憧憬加息,資金又從離債市跑到股市。然後,美國經歷了聯邦政府停止運作,又經歷了債務上限爭議危機,國家風險抬頭,又令退市預期延後。大行們紛紛推算何時退市,這成為了新的觸目點。但是現在真的有辦法退市嗎?

自金融危機以後,各國不同的貨幣寬鬆措施 (QE) 令大量資本流入市場,究竟量寬是解決了問題?還是製造更多的問題?美國式的量化寬鬆,大量買入國家債券以推低利率、減低借貸成本;買入房地產按揭債券助房地產的信貸市場復甦。央行將資金打進銀行體系,利用銀行體系這個窗口推動信貸活動,活化金融體系,從而帶動國家經濟。結果,肥了銀行家,經濟復甦的效率似乎未如理想。
至於日本式的量化寬鬆,算是貨幣寬鬆的始祖。在泡沫爆破以後,日本央行不斷大量往銀行體系注入資金,以填補當年泡沫後銀行體系內的龐大壞帳。然而,由於當年的壞帳過於巨大,資金停留於金融體系內,無法流到實體經濟,也是因為這個原因,日本才無法走出迷失的十年。現在,安倍首相上場,推出超級QE,沒完沒了。
歐洲式的量化寬鬆,是當中最保守的。利用長期再融資操作 (LTRO) ,向銀行體系借出低利率的資金,從而希望銀行間能夠減輕其信貸緊縮狀態。但是,歐洲現時因債務問題而迫使採用緊縮的財政政策,令其量化寬鬆只能滿足銀行間流動性,而無法刺激經濟增長 (高失業率無法解決)
最後,中國式的量化寬鬆,很簡單直接。將資金直接注入實體經濟,增大貨幣供應量,以大興土木、加大建設投資,令整個經濟的產量及規模極速膨脹。以國家內不同的建設項目為中心(特別是房地產) 帶動其它的行業發展,從而激活整個經濟。但貨幣的過度擴張,令市場充斥過多低效率的經濟活動,當然隨之而來還有泡沫。
中國將會是告別量寬的火車頭
現在,市場談論退市,大家開始思考如何從這個QE年代抽身,歷史上未有先例,也無法判斷資本市場如何反應,新舊的危機或會浮面。但可以確定的是,從QE抽身不可能瀟灑地一步完成,此將會是一場長時間的角力,QE年代下半場的開始。不過,至少這一刻為止,在債務纏身、增長未見起色,特別是日本及歐洲,談抽身還是太早。從早前的李克強的言論來看,率先走入「後QE年代」的或會是中國。

騰祺基金管理投資策略師 蔡港生

 

筆者為證監會持牌人,可提供投資意見和資產管理服務。本文只屬個人意見。其資料及內容僅供參考,並不構成亦不組成認購或出售任何證券或基金之任何要約或要約招徠。作者採取合理的方式以確保本報告所載資料於所示日期之可靠性, 然而不會就資料之準確性、完整性及可靠性負責。本文件所載述的說明、估算及其他資料可予更改或撤回,恕不另行通知。騰祺理財服務及騰祺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管理的基金組合,有可能持有文中提及的基金